為什麼蕁麻疹會發作?有哪些原因要特別注意嗎?

by shiun

天氣一變,相信許多人都會有「抓這裡癢,抓那也癢」的痛苦經驗,手指划過的皮膚上,總會出現一塊又一塊的紅色皮疹,就像是被蚊子叮一樣,讓許多人都非常地困擾。而看完皮膚科之後,可能會被診斷為「」,有些人只需要用藥擦一擦表面就會好了,但是有些人卻會一直反覆發作,形成「慢性蕁麻疹」。與慢性蕁麻疹差別在哪呢?有什麼其他原因導致發作需要特別注意的嗎?

「急性蕁麻疹」與「慢性蕁麻疹」差別

急性蕁麻疹通常是因為外在的因素而引發,就像最常見的食物過敏,吃了某種食物之後就突然發起疹子,或是被蚊蟲叮咬、接觸到特殊的過敏原而引起,多半發作幾個小時、最常幾天就會消失。

慢性蕁麻疹通常跟自己的體質有關,有些人比較容易緊張、有壓力的時候就會出現蕁麻疹,或是荷爾蒙失調的時候也會引起蕁麻疹,會持續6週以上,每天身上都可能在不同的地方出現紅疹;有些人甚至會被一些特殊的過敏原給誘發,像是熱、汗水、或是太陽。

尋麻疹
(圖/shutterstock)

急性蕁麻疹的過敏原

在急性蕁麻疹中,大約只需要2~3天症狀就可以改善,如果沒有改善,通常不是食物過敏的問題,一定要再去詳細檢查。

1.食物過敏

的時候,醫師第一步通常會開「」,而通常抗組織胺對於蕁麻疹的效果很好,因為蕁麻疹的發作原因中,就有大量的抗組織胺。 而其實食物也有分成「富含抗組織胺」跟「低抗組織胺」的食物,所以像是發酵食品、醃漬食品、醬料、奶類、類、堅果(包括花生)、,甚至是香蕉、柑橘類水果等,其實都不適合常常發作蕁麻疹的人食用。

2.藥物過敏

有些人會對咖啡因過敏,所以對於常見的止痛藥(可能內含咖啡因),或是類似作用的可待因、鴉片類止痛藥也會不舒服。

3.蚊蟲叮咬

對於蚊子、跳蚤、蜜蜂等蚊蟲的叮咬,也有些人會對蚊蟲的口水或是毒液有,如果被咬了之後出現巨大的紅腫、搔癢,就代表有過敏;但如果這個過敏越長越大、越來越癢,或是會感覺疼痛、呼吸急促,可能誘發了太強烈的過敏反應,建議馬上就醫。

跳蚤
圖/shutterstock

4.常見的過敏原接觸

常見的塵蟎、乳膠、花粉、動物唾液、蕁麻植物,有些人不只是會讓呼吸道過敏,皮膚也會過敏,所以沾到之後就會起小疹子,覺得很癢。

5.感染

像是A型鏈球菌、黴漿菌、鼻竇炎、肝炎、EB病毒等病毒都可能導致皮膚過敏,尤其容易發生在12歲以下的小孩子身上,所以只要蕁麻疹發作2~3天之後,擦藥沒有好轉,就可能是其他問題,最好再次就醫檢查。

慢性蕁麻疹的過敏原

在慢性蕁麻疹中,有60~70%左右是找不到原因,只能歸類為「體質」問題,但可以靠著減少接觸過敏原而慢慢改善;剩下則有30%左右的人,會因為冷刺激、運動、洗熱水澡、流汗、皮膚壓力等原因而引起蕁麻疹。

1.冷、熱的改變或是運動、情緒變化

有些人會對溫度比較敏感,天氣變冷,原本過敏的位置就可能再度誘發。 不過對於熱比較敏感的人比較常見,又稱為「膽鹼型蕁麻疹」,是對身體負責在溫度上升時調節溫度的激素「乙醯膽鹼」過敏,所以不管是運動、緊張、焦慮、憂鬱、曬太陽等,只要體溫上升,就有可能觸發這種「癢」。 而這種癢也可能是全身性的,所以不只會在流汗的部位發癢,甚至可能引起呼吸困難,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。

2.皮膚承受壓力或有久未癒的傷口

在頻繁用手搬重物、抓握東西,或是走路走很久之後,皮膚會長繭、磨破皮,有些人可能對這個會過敏,所以會覺得特別癢,甚至真的出現紅疹;也有些人傷口久治不癒,其實也跟自體免疫系統相關,所以容易感覺很癢。

3.免疫系統

台灣研究統計,約有1/4的慢性蕁麻疹患者,本來都找不出原因,但其實是「免疫系統」問題導致,其中最多的就是自體免疫甲狀腺炎,第二是修格連氏症(又稱乾燥症),再來像是血管炎、風濕性、紅斑性狼瘡,甚至是腫瘤都有可能造成蕁麻疹,建議只要慢性蕁麻疹超過6星期反覆發生者,要到過敏免疫風濕科門診進一步檢查。

在治療上,如能找出明確之過敏原而避免之,是最有效的方法。但由於過敏原往往尋之不易,因此,除了針對發病的現況給予適當的治療之外,如何藉由調整體質使得體表的正氣充足,進而減低過敏現象的產生,應該是一個預防蕁麻疹再發的重要方向。

參考資料:烏日林新醫院

You may also like